詞語分開解釋
虛堂 : 1.高堂。懸鏡 : 1.比喻肝膽相照,坦誠相見。
虛堂懸鏡是什么意思
明鏡懸于高堂之上﹐纖微必照。比喻人之心地純正﹐明察事理。 國語辭典心無偏見,待人處世均能如鏡鑒物。比喻心地公平,自能明察是非曲直。《宋史.卷三八七.陳良翰傳》:「知溫州瑞安縣。……揭示名物,民競樂輸,聽訟咸得其情。或問何術,良翰曰:『無術,第公此心如虛堂懸鏡耳。』」
虛堂懸鏡的網絡解釋
虛堂懸鏡是一個漢語詞語,比喻辦理事情、審查案件,對情況了解得清楚透徹。
| 成語解釋 | 舊時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《宋史 陳良翰傳》:“無術,第公此心如虛堂懸鏡耳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|
| 感情色彩 | 褒義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主謂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 |
| 成語結構 | 主謂式成語 |
| 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明鏡高懸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|
| 成語謎語 |
心無偏見,待人處世均能如鏡鑒物。比喻心地公平,自能明察是非曲直。《宋史.卷三八七.陳良翰傳》:「知溫州瑞安縣。……揭示名物,民競樂輸,聽訟咸得其情。或問何術,良翰曰:『無術,第公此心如虛堂懸鏡耳。』」
虛堂懸鏡是一個漢語詞語,比喻辦理事情、審查案件,對情況了解得清楚透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