貌是情非是什么意思
表面做的與心里想的完全兩樣。 國語辭典表里不一,心里所想的與所做的完全不同。南朝梁.簡文帝〈下僧正教〉:「或十尊五圣,共處一廚,或大士如來,俱藏一柜,信可謂心與事背,貌是情非?!?/p>
生僻成語小百科
斐然向風(fēng) 見“斐然鄉(xiāng)風(fēng)”。 »
| 成語解釋 | 表面做的與心里想的完全兩樣。比喻表里不一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《與僧正教》:“信可謂心與事背,貌是情非?!?/td> |
| 常用程度 | |
| 感情色彩 | 貶義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作謂語、定語;指表里不一 |
|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聯(lián)合式成語 |
| 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表里不一 、貌是心非 |
| 反義詞 | 表里如一 |
| 成語例子 | |
| 成語謎語 |
表里不一,心里所想的與所做的完全不同。南朝梁.簡文帝〈下僧正教〉:「或十尊五圣,共處一廚,或大士如來,俱藏一柜,信可謂心與事背,貌是情非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