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嗜痂 : 1.《宋書.劉邕傳》:"邕所至嗜食瘡痂,以為味似鰒魚。嘗詣孟靈休,靈休先患灸瘡,瘡痂落床上,因取食之。靈休大驚。答曰:'性之所嗜。'"后因稱怪僻的嗜好為"嗜痂"。生僻成語小百科
兇喘膚汗 形容疲乏到極點。 »
探觀止矣 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。 »
遐方絕壤 見“遐方絕域”。 »
伺瑕導隙 指尋釁生事。 »
窮猿失木 猿猴失去了棲身的樹木。比喻人漂泊流浪 »
| 成語解釋 | 嗜:喜愛;痂:瘡口結的硬殼;癖:積久的嗜好。原指愛吃瘡痂的癖性。后形容怪癖的嗜好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羅剎海市》:“花面逢迎,世情如鬼,嗜痂之癖,舉世一轍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偏正式;作賓語;形容怪癖的嗜好 |
| 成語結構 | 偏正式成語 |
| 產生年代 | 近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嗜痂成癖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但他卻可以有幾條希望,就是望吃菜的沒有“嗜痂之癖”。(魯迅《熱風 對于批評家的希望》) |
| 成語謎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