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楚材 : 1.亦作"楚才"。2.楚地的人才。亦泛指南方的人才。楚材晉用是什么意思
楚國的人才而為晉國所用,比喻本地或本國的人才外流被別處或別國使用
國語辭典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。語本《左傳.襄公二十六年》:「雖楚有材,晉實用之。」比喻人才外流。《周書.卷四五.儒林傳.沈重傳》:「而楚材晉用,豈無先哲?」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.第三○回》:「我化了錢,教出了人,卻叫外國人去用,這才是楚材晉用呢!」
生僻成語小百科
祛蠹除奸 驅除禍害,消除奸佞。 »
| 成語解釋 | 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。比喻本國的人才外流到別的國家工作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晉卿不如楚,其大夫則賢,皆卿材也。如杞梓、皮革,自楚往也。雖楚有材,晉實用之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緊縮式;作謂語;比喻人才外流為人所用 |
| 成語結構 | 緊縮式成語 |
| 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楚才晉用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我花了錢,教出了人,卻教外國人去用,這才是“楚材晉用”呢。(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三十回) |
| 成語謎語 | 湖北木材運到山西用 |
楚國的人才而為晉國所用,比喻本地或本國的人才外流被別處或別國使用
國語辭典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。語本《左傳.襄公二十六年》:「雖楚有材,晉實用之。」比喻人才外流。《周書.卷四五.儒林傳.沈重傳》:「而楚材晉用,豈無先哲?」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.第三○回》:「我化了錢,教出了人,卻叫外國人去用,這才是楚材晉用呢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