亡不待夕的網絡解釋
【成語】亡不待夕
【拼音】:wáng bù dài xī
【解釋】:亡:滅亡,死亡。待:等待。夕:傍晚。滅亡等不到傍晚。比喻很快就會滅亡。
【出處】:明·章嬰《諸葛孔明異傳》:“若乃居安而不思危,寇至而不知懼,此謂燕巢于幕,魚游于鼎,亡不待夕矣。”
| 成語解釋 | 亡:滅亡,死亡。待:等待。夕:傍晚。滅亡等不到傍晚。比喻很快就會滅亡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|
| 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|
| 成語用法 | |
| 成語結構 | |
| 產生年代 |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|
| 成語謎語 |
【成語】亡不待夕
【拼音】:wáng bù dài xī
【解釋】:亡:滅亡,死亡。待:等待。夕:傍晚。滅亡等不到傍晚。比喻很快就會滅亡。
【出處】:明·章嬰《諸葛孔明異傳》:“若乃居安而不思危,寇至而不知懼,此謂燕巢于幕,魚游于鼎,亡不待夕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