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成語解釋 | 假:借。借助別人的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。指憑借別人的力量辦事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龐淯傳》裴松之注引皇甫謐《烈女傳》:“今雖三弟早死,門戶泯絕,而娥親猶在,豈可假手于人哉!” 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補充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貶義 |
|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補充式成語 |
| 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假,不能讀作“jià”。 |
| 成語辨形 | 人,不能寫作“仁”。 |
| 近義詞 | 假公濟私 |
| 反義詞 | 公而忘私 |
| 成語例子 | 曹操派禰衡去見劉表,是欲殺禰衡而采取的假手于人之策。 |
| 成語謎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