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望風 : 為搞秘密活動的人觀察風頭動靜:坐在門外望風。披靡 : 草木隨風倒伏。比喻軍隊潰敗:望風披靡|所向披靡。
望風披靡是什么意思
比喻在強大勢力面前紛紛倒下,也比喻軍無斗志,看到敵人氣勢強盛不戰(zhàn)而潰
國語辭典草木隨風伏倒。形容為強大的氣勢所壓倒,或為敵人氣勢所震懾,未作戰(zhàn)就潰敗了。《元史.卷一五○.張榮傳》:「詰旦,敵兵整陣至,榮馳之,望風披靡,奪戰(zhàn)船五十艘。」《痛史.第六回》:「未曾交綏,先自望風披靡。」也作「望風而靡」。
| 成語解釋 | 草木隨風倒伏。比喻軍隊毫無斗志;老遠看到對方的氣勢很盛;沒交鋒就潰散了。披靡:草木隨風倒伏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漢 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“應(yīng)風披靡,吐芳揚烈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貶義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偏正式;作謂語;含貶義 |
|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偏正式成語 |
| 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靡,不能讀作“mí”。 |
| 成語辨形 | 靡,不能寫作“糜”。 |
| 近義詞 | 望風而逃 、一觸即潰 |
| 反義詞 | 所向披靡 |
| 成語例子 | 我軍所到之處,敵人望風披靡,人民歡聲雷動。(毛澤東《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》) |
| 成語謎語 |
比喻在強大勢力面前紛紛倒下,也比喻軍無斗志,看到敵人氣勢強盛不戰(zhàn)而潰
國語辭典草木隨風伏倒。形容為強大的氣勢所壓倒,或為敵人氣勢所震懾,未作戰(zhàn)就潰敗了。《元史.卷一五○.張榮傳》:「詰旦,敵兵整陣至,榮馳之,望風披靡,奪戰(zhàn)船五十艘。」《痛史.第六回》:「未曾交綏,先自望風披靡。」也作「望風而靡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