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是什么意思
只稍微差一點兒,就會造成很大差誤或錯誤。亦稱“失之毫厘,謬以千里”
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,在開始的時候,就得有個盤算,才不致“失之毫厘,謬以千里”。——《崇高的理想》
國語辭典差距雖然極細微,但導致的錯誤卻極大。《陳書.卷一九.虞荔傳》:「夫安危之兆、禍福之機,匪獨天時,亦由人事。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。是以明智之士,據重位而不傾,執大節而不失,豈惑于浮辭哉?」也作「失之毫厘,謬之千里」、「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」。
| 成語解釋 | 指細微的失誤,可導致巨大的差錯。 |
|---|---|
| 成語出處 | 《陳書 虞荔傳》:“夫安危之兆,禍福之機,匪獨天時,亦由人事。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。是以明智之士,據重位而不傾,執大節而不失,豈惑于浮辭哉?” |
| 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語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| 成語用法 | 作賓語、分句;指小錯誤會產生大錯誤 |
| 成語結構 | 復句式成語 |
| 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| 成語正音 | |
| 成語辨形 | |
| 近義詞 | 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 |
| 反義詞 | |
| 成語例子 | 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。目的一失,以后之種種遂不可設想矣。 ★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 無政府說》 |
| 成語謎語 |
只稍微差一點兒,就會造成很大差誤或錯誤。亦稱“失之毫厘,謬以千里”
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,在開始的時候,就得有個盤算,才不致“失之毫厘,謬以千里”。——《崇高的理想》
國語辭典差距雖然極細微,但導致的錯誤卻極大。《陳書.卷一九.虞荔傳》:「夫安危之兆、禍福之機,匪獨天時,亦由人事。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。是以明智之士,據重位而不傾,執大節而不失,豈惑于浮辭哉?」也作「失之毫厘,謬之千里」、「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