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練 又有才能又有經(jīng)驗(yàn):他的確是一個(gè)精明~的人才。
精壯 強(qiáng)壯:~的小伙子。
精干 精明強(qiáng)干:他年紀(jì)雖輕,卻是很~老練 ㄧ選了些~的小伙子做偵察員。
①(人)精明能干:辦事~。
②(文筆等)精練犀利:筆力~。
(1) ∶精明能干;精銳強(qiáng)悍
精悍的辦事員
(2) ∶文筆等精練鋒利
文章寫得很精悍
(1).精明強(qiáng)干。《漢書·儒林傳·韓嬰》:“ 嬰 嘗與 董仲舒 論於上前,其人精悍,處事分明, 仲舒 不能難也。” 宋 蘇軾 《方山子傳》:“今幾日耳,精悍之色,猶見於眉間,而豈山中之人哉?” 清 龔自珍 《<江南生橐筆集>序》:“竊聞其為人,取於所主甚介,談笑精悍,指示曲折,義辭甚辨明。”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非攻》:“走路的人,雖然身體比北方短小些,卻都活潑精悍,衣服也很干凈。”
(2).精強(qiáng)勇猛。《后漢書·鄭太傳》:“ 山 東之士,素乏精悍。” 李賢 注:“悍,勇也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武帝紀(jì)》:“公敕諸將:‘ 關(guān) 西兵精悍,堅(jiān)壁勿與戰(zhàn)。’” 朱自清 《聞一多先生怎樣走著中國文學(xué)的道路》:“這一時(shí)期的作品跟演講錄都充滿了熱烈的愛憎和精悍之氣。”
(3).形容藥性猛烈。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石之為藥精悍,公服之不得數(shù)溲,亟勿服。”
(4).精練犀利。 宋 朱弁 《曲洧舊聞》卷五:“ 少游 下筆精悍,心所默識(shí)而口不能傳者,能以筆傳之。”